中建网群 | 办公平台 | 公司邮箱
城镇论坛
国内发展
国外发展
大家观点
典型案例
公司介绍
首页>> 城镇论坛>>国内发展
我国城镇化建设概述
发布日期:2016-05-04 字号:[ ]

  城镇化,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的不同,各国城镇化的速度、特点与动力机制等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20%发展到2015年的56.1%,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中。

  从时间上来看,英国和欧盟的城镇化基本上用了两百年的时间完成;美国的城镇化用了一百年的时间完成;紧接着是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其城市化的时间更短。而中国的城镇化时间预计比美国要短,从现在算起来预计30年的时间可以完成。中国的城镇化,使得68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世界上单个城镇化转移人口最多的国家。

  为什么要推进城镇化?因为城镇化使土地集约,能够发展足够的支撑城镇的产业,吸纳就业,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集中居住的方式可以降低公共产品的空间成本,为居民提供便利条件。如果城镇人口远不及农村人口,农村人口过多,则表明该地区生产率较低,生活水平落后。我国现在有户籍制度的制约,使得人们在生活方式上出现单一性。要想降低农村人口的比例,让人们能够对不同生活方式做出选择,则需要推进城镇化。发展各种不同的城镇,为居民提供更多选择和功能,通过城镇化来分担城市人口过度密集等问题。中国是一个快速工业化和人口高度密集的国家,现如今的发展需要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放弃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和空间的扩大,转为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真正做到城乡互补。

  作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城镇综合建设业务已被业内公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最具可持续性的城市开发商业模式,注重的是城市群和中小型城市、城镇的发展。十八大明确表明:“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四化同步,统筹城乡。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央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要求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城镇化的建设之路。因此,发展新型城镇化,要秉持绿色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新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城镇化是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也是增加农业人口收入的有效途径。从“化人”的方向促使农民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确定性的变革方向与发展趋势下,无论是大城市的治理、中小城市的营造、小城镇的规划,还是中国传统乡村的存废,都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城镇化趋势不可阻挡,城镇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型城镇化是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从概念的提出,到迅速发展成为一种被积极采用的土地开发模式并持续升温,还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然而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发展本身涉及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水平等问题的复杂性和阶段性,加上缺乏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和系统的城市规划引导,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呈现出许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认识还存在诸多模糊甚至是误区。因此,对于城镇化建设的特点、城镇结构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就尤为重要。从城镇规划和管理的角度探索国内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节选自《新型城镇化实践与探索》(辛同升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0月第一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国内外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实践与探索(六)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中建城镇规划发展有限公司